近年來,兩性的社經地位落差逐漸縮小,職場上有不少女性擔任要角相當突出,而旗下擁有超過 50 個媒體品牌的 Oath,其中兩個媒體平台內容,就和女性息息相關 – MAKERS 及 #BUILTBYGIRLS。這兩個平台,簡單來說就是透過打造女性議題,鼓勵女性勇敢追尋夢想,顛覆既有模式,讓社會看見她們的力量。但如果你關心創造網站內容這件事,那麼你一定要知道這兩個平台。
MAKERS 是什麼?
2012 年推出,是一個講故事平台,一個分享各領域開創性女性的平台。
MAKERS 品牌潛力何在?
MAKERS 目前在網站上已擁有超過 4500 支的影片內容,及 400 場以上的採訪,他們花心思製作出的高品質內容,採訪對象更是像媒體大亨歐普拉(Oprah Winfrey),最高法院法官 Ruth Bader Ginsburg,美國知名編劇Shonda Rhimes,YouTube 紅人 Lilly Singh,職業網球冠軍選手 Billie Jean King,NBA 第一名女裁判 Violet Palmer,和 Kathrine Switzer 第一位報名波士頓馬拉松賽而知名的女性等,甚至將內容觸角延伸至亞州、英國等國家女性。除此之外,他們也舉辦大型聚會,讓這些有影響力的女性,以最直接面對面的方式帶來更多正能量。
▲MAKERS 網站上影片超過 4500 支
(資料來源)
2016 年 3 月 MAKERS 推出 MAKERS Stories 手機應用程式。目的在讓個人成為自己的故事講者,讓用戶記錄他們自己的故事或他人的故事,並錄製 MAKERS 影片。而今年,MAKERS 製作了一系列 8 集聲音檔的MAKERS Podcast,介紹對象從運動員到作家和革命家們等開創性女性的過去,現在和未來。
▲MAKERS Stories 手機應用程式
(資料來源:MAKERS Stories APP IOS 版本)
MAKERS 致力創造出吸睛、有價值性的豐富內容,不但能贏得消費者的喜愛之外,更能提高他們接收這些資訊的意願。長期下來,消費者的高參與率,不僅能幫助品牌加深本身的好感度與知名度,以行銷推廣來說,更是減少在品牌推廣上的行銷費用。同時,MAKERS 鼓勵消費者進行參與錄製個人故事的作法,亦能產出更多的互動與回饋,讓品牌也更瞭解消費者,是相當正向與理想的循環。
#BUILTBYGIRLS 是什麼?
不時舉辦實體交流活動,長期使命為扶植年輕女性成為科技領袖的平台。
#BUILTBYGIRLS 品牌潛力何在?
妳是否發明了沒有人發明的項目,或妳已撰寫了一款新的應用程式,或建構出前所未有的硬體設備、機器?如果妳有任何創新或變革的點子,想知道它有潛力在現實世界中能取得成功嗎,來 #BUILTBYGIRLS 就會知道。#BILILTBYGIRLS 每年舉辦挑戰賽,他們根據創新、創造力、技術性和廣泛變革的潛力標準來判斷,一旦被獲選入圍,將到舊金山進行決賽,並在矽谷風險投資家面前參加獎學金投資競爭。2016 年,#BILILTBYGIRLS 就挖掘到 5 組平均年齡在 15 至 17 歲的潛力創作者。
▲#BILILTBYGIRLS 挑戰賽,現正開放報名。
另外,#BUILTBYGIRLS 也主動接觸各類型科技公司,每個月提供高中及大學學生在科技產業學習培訓的機會,像是在 Snapchat,BuzzFeed 及 LinkedIn 等。從 IBM 電腦運算技術到 Spotify 的音樂技術,他們探索任何行業技術的無限可能。
#BUILTBYGIRLS 也舉辦職業技術比賽。他們安排有興趣於科技產業的女性與專業人士競賽,目前合作的夥伴有Spotify,Giphy,Dots,General Assembly,Refinery29,Uber,Rent the Runway,Bustle。
#BUILTBYGIRLS 激勵世界各地的年輕女性將自己視為創作者,相信女性可以建立一個更美好的世界,無論她們興趣在程式語言、科學,還是時尚,設計或是音樂方面。我們看到,#BUILTBYGIRLS 不斷地塑造自身形象與樹立定位,營造的是與其他平台不同的風格,同時,她們也運用 #BUILTBYGIRLS 官方活動平台、社群媒體管道及 #BUILTBYGIRLS 的 hashtag 成功創造話題,讓女性投入剛強的產業,成為一種改變模式。#BUILTBYGIRLS 相信年輕女性是一群廣泛未開發潛力的人口,女性可以為全球問題提供最聰明的解決方案,無論他們在哪裡,都準備好接受科技界及矽谷的挑戰了。
▲#BILILTBYGIRLS 所有活動的 sign-up 皆從官方活動平台進入,
宣傳與溝通則透過社群媒體管道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